各党总支、支部、各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步骤,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做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提高广大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做好伟德BETVlCTOR1946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现将有关学习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意义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明确了应急管理主体、原则、体制、机制、程序、责任等内容,全面、系统地规范了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学习和贯彻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于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事件造成的严重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党总支(支部)、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认真组织抓好学习和宣传工作,动员、组织广大师生支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营造应急管理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主题 本次学习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通过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使师生员工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要求,增强其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法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调动起广大师生及家属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主要内容 (一)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的背景和必要性、立法宗旨、基本原则、主要制度、核心内容等,让教工家属认识和了解《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宣传普及应急知识,重点宣传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预防与避险、自救与互救的基本技能,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以及后期处置等知识; (三)介绍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剖析公众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运用自救互救知识配合救援,服从统一指挥和协调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正确做法。 四、工作方式 (一)将《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五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师生员工学法、懂法、用法,依法推进和加强伟德BETVlCTOR1946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二)各党总支(支部)应安排《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掀起学习宣传的热潮。 (三)开展应急知识进班级活动。各院系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开辟专栏、专版、专题、专刊,介绍、推广和普及应急知识,使全体师生了解公共安全知识,掌握避险常识,增强安全意识。要在繁华街道或公共场所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营造《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声势,提高公众的预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四)学院适时举办《突发事件应对法》专门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围绕立法背景和主要条款进行讲解,以提高应急救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党总支(支部)、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提高对《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学习、理解、掌握《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明确各自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制定科学、详实的学习宣传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要以《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的契机,重点宣传关于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应急救援知识,扎实推进《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不断提高师生的公共安全防范意识。 (三)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浓厚氛围。既要利用开设法制宣传专栏、黑板报、横幅、印发宣传资料等传统宣传手段,又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有声势地组织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真正做到让应急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四)狠抓落实,督促检查。各党总支(支部)、各部门要紧密结合《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工作的特点和各自的实际,强化宣传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学习宣传效果。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bevictor伟德官网综合治理委员会 2009年5月19日
|